重庆九区共签订4700亿元招商责任书 聚焦制造业细分领域******
中新网重庆2月3日电 (梁钦卿)在3日召开的重庆市2023年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等九区签订制造业招商目标责任书:2023年新签约制造业正式合同总额不低于4700亿元,到位资金总额不低于1250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订责任书的9个区是重庆市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招商方向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重点产业方向等细分领域,以招商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接下来,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要聚焦“2+6+X”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推动全市产业集聚效益加速凸显,在整个重庆市甚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聚集效应、带动作用。
此外,重庆市政府驻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办事处要发挥驻外平台通道作用,整合各区县驻外招商工作队伍力量,竭诚当好重庆市驻外招商队伍“娘家人”,带回更多优质好项目。(完)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数据显示,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商务部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推动消费市场实现了“开门红”。
据介绍,春节前夕,商务部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第十版防控方案的要求,指导餐饮、住宿、沐浴、美容美发、人像摄影等生活服务领域的行业协会,及时调整更新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醒会员企业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商务部还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督导落实,指导餐饮、沐浴等重点场所按照属地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助企纾困和促消费政策不断落地,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明显。其中,餐饮消费表现抢眼。”耿洪洲介绍,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年夜饭消费好于预期,北京市餐饮协会数据显示,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200%。同时,旅游升温带动异地餐饮消费大幅增长,四川异地消费者占比约三分之一,日均消费额同比增长43%,对餐饮消费的贡献达47.6%。
此外,各地结合春节消费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北京开展冰雪节、上海打造‘海派年味’跨年迎新主题活动。黑龙江、浙江、四川等地发放春节消费券,促进节庆消费。天津、江苏、贵州等地举办年货大集,营造节日氛围。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有序恢复,同比增长62.2%。”耿洪洲表示,春节期间,各地还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冰雪、文娱、健身、游览等休闲消费快速升温,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深受欢迎,跨区域出行带动住宿消费加快恢复,部分电商平台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倍。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